“南方山水画派”是中国画流派之一。“南方山水画派”创始人董源,他多写江南真山真水,又不仅为奇峭之气,而且平淡天真,唐无此品。董源为此派一代宗师,其画风至元代而大盛。
董源的生平
董源,南方山水画派的开创者,字叔达,生于唐末,卒于宋初,钟陵人。南唐烈祖昇元(937-942年)初曾奉命写《庐山图》,中主唐元宗(943---942年)初时已是北苑副使,他是专门负责园林工作的官员,其官甚清闲,故后人称其为董北苑。他在此任职期间,主要集中精力作画。董源的绘画艺术,一是山水;二是仁女;三是走兽,以牛和虎为精。
董源他从事绘画活动的时间,主要是在烈祖和中主时期,中主特好文事,史书上曾记载一件事,说在保大五年(948年)元旦大雪时,中主这时下令太弟下登楼展宴,或命赋诗,当时中主召李建勋,徐铉、张义方同入,并共同赏雪,这时,由中主集南唐名家,周文钜、高冲古、朱澄、徐崇嗣和董源等人集中创作了《赏雪图》。董源在江南的绘画上的影响、首先从元代开始,一直到清代他的画风,几乎占有大半天下的统治地位。
董源的山水画
董源的山水画的绘画形式分为两种,一种是水墨山水画;另一是青绿山水画。董源的山水画,以着色山水较多,当时能画好李思训那样的青绿山水画的人并不多了,但是他的水墨山水当时还未被人看重。特别是他的着色山水画,表现为“下笔雄伟,重峦绝壁,有崭绝峥嵘之势。董源的着色山水对后世影响并不大。因为他特别对水墨山水画有兴趣,所以在这方面也最有成就,他存世的水墨山水画有《溪岸图》、《溪山行旅图》、《龙袖骄民图》、《潇湘图》、《秋山行旅图》、《夏山图》、《夏景山口待渡图》等。
董源的水墨山水画,多平淡天真,不仅峰峦出没,云雾显晦,而且不装巧趣,皆得天趣。还从岚色郁苍,技干劲挺,溪桥渔浦,洲渚掩映,等方面凸显江南气息。还于北方山水画派所不同的是:山石轮廓不作突出的主线条,不作刚健方折的笔,鲜作奇兀的大山,极少用浓重的墨。用笔圆曲柔浑,用墨清润淡雅。皴法多以披麻皴、雨点皴法,画山多以平远,山顶多作矾头,山下多碎石或平沙浅渚,具有苍莽之气。
董源所创的南方山水画派,实际上与江南的大自然之哺育是分不开的。董源的山水画主要以平淡天真,淡墨轻岚,温雅柔润,缥缈轻逸的表现特点,它的作品还不外露刚拔之气。后世文人画主要以道和禅的审美情趣为宗,所以他成了后世文人画的楷模师范。
董源的影响
董源的画风成为后世文人画的标准。宋以后的山水画,主要受董源的影响占大半个天下。水墨类山水画主要以董源为宗。他所创立的南方山水画派,从画史角度来看,他的影响超过了他的成就。所以说南方山水画派也为中国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北宋时期,董源的画尚不为人所重,到了元代,汤皇列董源为山水画三大家之一,后来由元季、黄公望将董源的画尊为山水之冠,从此在画坛上的地位不衰。到了明朝,董其昌把董源的画更称为“无尚神品,天下第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