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姓名:范曾
字:十翼
范曾先生
出生时间:1938年7月5日
阴历:戊寅年六月八日
出生地:江苏省南通市斋号:抱冲斋(范曾《庄子显灵记·尾声》:未知抱一,只见冲融)
十翼解析:所谓“十翼”,是指易之上下彖、上下象、上下系辞、文言、说卦、序卦、杂卦。孔子所作《易干凿度》:“仲尼五十究易,作十翼。”《汉书·艺文志》:“孔子为彖、象、系辞、文言、序卦之属十篇。”易正义序论十翼云:“孔子所作,先儒更无异论。”取“十翼”为字,显寓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之意 
艺术简介
2010年12月30日,受聘担任北京大学中国画法研究院首任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正式开工。艺术馆建成后,将展示、收藏、研究范曾先生的精品佳作,成为国内研究范曾艺术的重要基地。
绘画特色
“以诗为魂,以书为骨”,这是范曾绘画的显著特色,是他几十年创作甘苦的体味与总结,也是他为中国画提出的箴言。范曾认为,举凡中国先哲深睿高华之感悟,史家博雅浩瀚之文思,诗家沉雄逸迈之篇章,皆为中国画源头活水。加之画家对宇宙人生,入乎其内,出乎其外,以诗人之眼观物,以诗人之舌言事,胸次既博大而格调又清新,其所创制,自非一般。范曾生长于诗人世家,受诗歌环境之熏陶培育,且有厚实的儒、释、道等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因此其内心就蕴含着一份涵养深厚的诗魂,这份诗魂又氤氲在他的笔墨深处。
所谓“书”,可以宽泛地理解为“笔墨”。范曾指出,中国画状物言情,必依托于笔墨。笔墨之优劣则视画家书法功力之深浅。古往今来,有笔虽遒健而未成大气象者,此失魂落魄者也;如笔疲腕弱而企成大气象者,则未之见,此魂无以附者也。中国笔墨为最具形式构成之特质、最具独立审美价值之艺术语言,中国画坛凡称大家作手,无一不以笔墨彪炳于世。魂附骨存,骨依魂立,诗、书于中国画之深刻影响于此可见。
就中国画的整体效果而言,范曾认为,中国画的诗意不只是体现在整个画面的意蕴风神中,同时也体现在每一笔的点划流美之中。诗、书、画在中国画上高度统一所构成的气氛,正是东方艺术最可自豪的特色。一个诗思滞塞的人,不会有灵动的情采;而一个用笔羸弱的人,画面也必然缺少凛然的风骨。凛然的风骨和灵动的情采之最深的根源,在于画家自身崇高的品德和博大的修养。
范曾先生在汶川和玉树地震后分别捐款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其“多元文化特别顾问”称号。
2011年12月19日,荣获“中华艺文奖终身成就奖”。
曾出版有画集、书法集、诗集、散文集、艺术论、演讲集等约一百五十种,
范曾珍贵照片集(14张)
范曾给丁关根的书信(5张)
一、在国内我一向提倡爱国主义和风险意识,而辞国远走与自己内心抱负相悖。国外各国留学生住处几乎都挂有我为教委所题赠他们的字幅“月是故乡明”、“砥砺品学”、“忧乐国天下”等耿耿情怀至今依然;
二、自一九八五年为天津南开大学“二年画一楼,两鬓添秋霜”,今此楼已成,我所手建立的东方艺术系亦已开学两年,莘莘学子,我所深爱至今未见我一面,我的辞国带给全系师生无可言说的遗憾和痛苦,此亦我远居异域,内心不安的主要原因。
三、我一向支持改革开放的政策,年初以还,国内请方正亟需用人之际,我愿竭尽绵力,继续为中华民族振兴奋斗二十年。
四、我辞国主要原因其一是家庭生活之不睦,今我已与原偶分居逾三年,离婚之事当不成问题,这对我亦如释重负。
回国之决心已定,尚盼各方鉴谅!
此颂
近祺范曾于巴黎
一九九二年十一月二日
绘画恩师
历史恩师
授业恩师及弟子(12张)
开山弟子
入室弟子
私淑弟子
关门弟子
非常经典而精辟
(画分九品,可分为正六品与负三品):一品,谓之画家,作品赏心悦目;
二品,谓之名家,作品蔚然成风
1984年所建日本冈山范曾美术馆
;
三品,谓之大家,作品继往开来;
四品,已成大师,凤毛麟角;
五品,谓之巨匠,五百年出一位;
六品,可称魔鬼,从未看到。
负一品者叫痴,终身勤于斯而不闻道,不知美为何物者也;
负二品者叫迷惘,探之愈久,其去益远,与美背道而驰懵懵然不知觉也;
负三品者叫恶棍,与美为仇寇,不共戴天,大体精神变态,心灵污溷,与罪犯趋近,苟有审美法庭,绝对判处以死刑,立即执行,剥夺公民作画权利终身。
画品居上之上,化人现身外身
束发倾心范伯子,腹中泰岱峥嵘起。
生晚恨不早百年,青眼高歌侍筵几。
《奇文共欣赏-陈省身与杨振宁》
神交老忽得斯人,四世指传不尽薪。
望古知更重新变,蹴踏诗城破万春。
我认识范曾有一个三步曲:第一步认为他只是个画家,第二步认为他是一个国学家,第三步认为他是一个思想家。在这三个方面,他都有精湛深邃的造诣。
--国学大师季羡林
其画画其心,
其书书其骨,
其诗诗其魂,
道尽炎黄之风骚。
--汉州刘洋何
--空州无用师
1.范曾谈“孝”
中国人非常重视“孝”,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人,一般行事处世都比较平和,有中和之气,我受到父母的影响懂得自重、自谦,懂得孝敬。
范曾艺术人生十周年谈傅雷
2.范曾眼中的大师
大师这个称号不要随便自封,大师这个浮名对我的艺术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大师这个名称不是当代随便给你的,要经过历史时间的考验,时间是一个最了不起的审判官。
3.叁毛钱做一日叁餐之资
一个青年人应该奋斗,清贫不仅是思想的导师,也是风格的导师,使精神和肉体都知道什么是淡泊。淡泊者,淡泊寡欲也。清贫让我感到精神最大的愉悦。
4.画画换来一座东方艺术大楼
我当时就想募集点钱,那些人一谈到要赞助的时候,都不说话了。我回去就对着毛笔说,还是靠你吧。这个时候我开始决定用我的画来换取这大楼。
谈到儒学的问题,我非常欣赏于丹,一个人知识不能尽善,但她为千百万群众对《论语》产生热爱开了个方便法门,于丹是个启蒙老师,她做得非常出色。
6.给中年人的读书建议
7.对画作赝品的看法
中国造假画,这是没有办法阻拦的事情。现在在中国模仿我的画的人,少说有十万人,要打假我就什么事也别干了,所以我不把这些当回事。人不能总计较这些不开心的事情。
8.不在乎别人的看法
因为君子之行,君子之过,人家都可以看到,君子改了过,人家都能仰望他,人人都知道自己的成绩,也都知道自己的过失,如果对自己有充分的信心,何必左顾右盼。
……大道之行,讲信修睦,故国之兴,端赖和谐。宇内各族,世界侨属,齐献瓣香,恭祭先祖。历万万代,共众芳之所在,固信美而永驻。刻石再拜,以颂以祷,斯馨无恙。
10.给后辈的忠告
11.在科学和艺术上我以为从幼年开始十分重要,这时的心灵还没有被沉重的生活和复杂的社会涂上老茧,柔嫩的,美好的心,对世界上的一切,都是最灵敏的感应。
范曾先生
12.在艺术上发现自己并不容易,我在叁十岁左右,对自己未来的画风究竟应该如何,并不清楚,风格也不能预先意料,或故意设计的。
13.教育的改革,目的是使知识能成为独创的工具,但知识的积累性,是任何人也无法回避的,先得站到前人肩上,然后才能言创造,言前进!
14.有人以为我成功是由於鉆营,由於机会,其实,人们应记住我的一首述怀诗中的句子:作画平生万万千,抽筋折骨亦堪怜,我二十岁的时候,便因为常年的伏案读书作画,胸骨和脊椎骨变形,当年的辛苦,回想起来不禁使我黯然神伤,大学毕业之后,我每天只花叁角多钱,以做一日叁餐之资,但在艰苦颠簸之中,我没有沉沦,我追逐着光明和希望。
15.我不赞成打着启发式的口号,实质放任自流的教学法,我常对学生讲“冰冻叁尺,非一日之寒”的道理,我希望他们的年轻岁月不要闲置闲弃,要用意志力去战胜任何懒散和惰怠的习性,鞭策自己,犹如对奴隶之苛酷。
16.我对社会任何的赞助,我不愿意见报,不愿意接受采访,我们重要的是救急难,而不是为了自己,如果在救急难或者对祖国作出一个什么贡献,挂上一个自己的名字,一动这一念,这一念之动就已经不纯洁了。
17.我将捧着我这一颗爱心,去走我更加壮烈的人生。
18.一个人精力有限,你必须把你的最重要的力量,放在你所要推进中国画这个巨大的车轮前进上用劲。意境就是自信。赤子之心体现在一个真,要有真感情,真景物,真境界。
19.这种新的境界,除了我对全部历史的了解以外,更包含了我一个新的追逐,这个新的追逐是在宏门大学这个总的方向上达成的。而不是一个旁门左道!
20.在艺术上我决不是一个天才。为了探求精深的艺术技巧,我曾在苦海中沉浮,渐渐从混沌中看到光明。彼苍天者没有给我什么独得之厚,我的每一步前进,都付出了通宵达旦的艰苦劳动和霜晨雨夜的冥思苦想。
21.祖国我分担你的痛苦和灾难、我分享光荣和尊严、因为你的名字叫中国。
22.青年品德的完善,智力的发展,决定着祖国未来的命运,决定着我们民族的成败兴衰。
莽莽天宇,八万里云驰飙作;恢恢地轮,五千年治乱兴亡。
邙砀(北邙,山名,在洛阳北;砀山,在安徽省)脊脉,逶迤远连昆岗;
河洛清波,浩荡奔注海澨(音shi四声,水涯)。
万代千秋蒙庥(音xiu一声,休养生息),厥功在我炎黄。
伐檀有人,莫及舟车;蚕桑未采,何来垂裳。
《礼》云:“故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
伟哉炎黄,据天地之大德,值阴阳之交会,通灵鬼神之际,会道五行之秀。
礼行赤县(指中国),情系苍生。
仰畏天,俯畏人,惟宽人恭俭,出于自然;
而忠恕诚悫(音que四声,诚笃,忠厚),始终如一。
范曾:《炎黄赋》(8张)
不蔽奸佞之谗,不用取容之士。
天下咸归,百姓安乐。
是以列星随旋,日月递照,风雨博施,万物得和以生,得养以成。
嫘祖,黄帝之妃,始创黼(音fu三声,古礼服黑青相间的花纹)织;
仓颉,黄帝之臣,以立文字。
炎帝之女精卫,衔石而填沧海;
炎帝之臣夸父,逐日以迎霞光。
乃神乃人,惟载远古;
是传是说,宜辅信史。
岁月迁流,穷奇斯生,涿鹿风云突变,域中归于一统,百族聚为中华,自中原而滂沛十方。
从兹以还,历三代二千余年而入于秦,再历二千余年而有今。
天不欲亡我中华,必不亡中华之文化。
中华文化,有源以之开流;
神州百族,有秩以之共理。
炎黄脊梁遍列九州,姓氏血脉,扬辉全球。
龙从云起,先民图腾,乃往昔五千年文明之大标识,亦兹后亿万年之大旌 纛四声)。 (dao
大道之行,讲信修睦,故国之兴,端赖和谐。
宇内各族,世界侨属,齐献瓣香,恭祭先祖。
历万万代,共众芳之所在,固信美而永驻。
刻石再拜,以颂以祷,斯馨无恙。
范曾于抱冲园 丙戌冬
1938年 戊寅1岁 7月5日出生于江苏
1938年 为避日寇,潜居南通城外乡村潮桥。
范曾书法《岳阳楼记》《木兰辞》1942年 壬午4岁 入城北小学幼稚园。南通儿童智力比赛,诵《》,并自为短诗,得特等奖第一名。
1945年 乙酉7岁 入南通女子师范第二附属小学,母亲缪镜心先生为校长,范曾品学兼优,累获嘉奖。
1949年 己丑11岁 南通解放,大兄范恒自东北解放区进城,为市委宣传部宣传科长,后为南通市报主编。
同年夏,考入江苏省立南通中学。
1950年 庚寅12岁 加入中国少年儿童队。
1951年 辛卯13岁 加入南通市美协。与袁运生、顾乐夫并称“南通三小画家”。
1955年 乙未17岁 考取南开大学历史系,从学于著名教授郑天挺、雷海宗、王玉哲、杨志玖、杨翼骧、黎国彬、杨森茂、来新夏、辜燮高、谢国祯等,成绩优异,被评为优等生。
1956年 丙申18岁 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57年 丁酉19岁 转入中央美院美术史系学习,半年后转入中国画系;家庭剧变,大兄被划为“右派”,交游莫救,左右亲近不得为一言。
1958年 戊戌 20岁 “大跃进”开始。
1960年 庚子 22岁 进蒋兆和画室。
1962年 壬寅24岁 毕业创作,画《文姬归汉》辅导老师为刘凌沧先生,得郭沫若先生题长诗一首。
196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分配在编绘优秀绘画作品多件。
1964年 甲辰26岁 至陕西西安山门品公社沙井村参加社教。与王宏多先生同时被打为“右倾”,至《社教二十三条》公布始得平反。
1966年 丙午28岁 “文”开始,以“现命”、“漏网大派”诸罪行被造反派揪斗。
1970年 庚戌32岁 下放湖北咸宁“五七干校”。
1972年 壬子34岁 创作《毛在湖南农民运动讲习所》。
母亲、大兄、二兄相继病故。
1974年 甲寅36岁 “批孔运动”开始。
与贺捷生、白桦、张锲等联名上书周总理,揭发“四帮”于文艺界倒行逆施的累累罪行。
1976年 丙辰 38岁 “天事件”发生。因书大挽联和写悼总理文而被批斗。
10月,“四帮”被粉碎,普天同庆,“天安事件”彻底平反,心境无限兴奋。
1977年 丁巳 39岁 新年于人民大会堂作大幅泼墨钟馗,以喻正气伸张,《人民日报》头版报道。
蒋兆和像 1979年
1978年 戊午40岁 《鲁迅小说插图集》出版。
调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任讲师、副教授。
1981年 辛酉43岁 应日贩株式会社之邀赴日本于东京举办个人画展。
出版《范曾中国人物画》。获中国古代科学家邮票设计一等奖。
《范曾画辑》出版。
1983年 癸亥45岁 应日本西武百货店之邀举行个人画展于东京,
获日本 诸大学联合所赠“中日文化交流奖杯”。
1984年 甲子46岁 日本冈山县建立永久性“范曾美术馆”。 |